成就希望工程 - 吃好食物 過好生活
高溫補水還不夠!南瓜籽富含鉀與鎂,夏天補充礦物質的實用選擇

高溫補水還不夠!南瓜籽富含鉀與鎂,夏天補充礦物質的實用選擇

Jul 07. 2025

 

示意圖:夏天補水也要補礦物質
圖片來源:Pexels or Pixabay


為什麼夏天不能只補水?體力虛、頭暈,可能是礦物質不夠

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?明明今天水喝很多,氣溫也還沒到36度,但到了下午卻覺得頭有點暈、腳有點飄,甚至連講話都提不起勁。很多人以為這是中暑前兆,其實更多時候,是身體缺了電解質——尤其是鉀和鎂。

台灣夏天的濕熱體感,不只是「熱」,更是「一直流汗」。當你流汗越多,體內的礦物質流失也越快。光喝水補不回來,反而可能造成電解質濃度更低,出現「喝了反而更累」的反效果。

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夏天明明有補水,還是會覺得疲憊、心悸、頭昏。真正要補的,不只有水,還有那些隨汗水一起被帶走的微量營養素。

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夏天很容易累,不妨回頭看看,是不是該吃點「補礦物質」的食物了?

 

示意圖:南瓜籽富含鉀與鎂
圖片來源:Pexels or Pixabay
 

南瓜籽,天然的「電解質補給站」:富含鉀與鎂

說到補鉀、補鎂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香蕉、電解水、運動飲料。但你知道嗎?一小把南瓜籽,就能幫你補回不少流失的礦物質,還不用擔心攝糖或過多鈉負擔。

南瓜籽(又稱白瓜子)是營養密度非常高的種子類食物。每 100 克的南瓜籽就含有超過 800 毫克的鉀,相當於一根大香蕉的 1.5 倍以上。鎂的含量更是豐富,約 540 毫克,是大多數堅果類食物中的佼佼者。這兩種礦物質有助於夏季維持體力、支持心血管健康所需的營養,並促進神經放鬆。

而且南瓜籽不像運動飲料含糖,也不像某些堅果鹽分過高。只要選擇無調味、無添加的版本,一天一小把(約15~20克),就能作為天然的礦物質補給。不論是加在早餐燕麥裡、灑在沙拉上,或直接當下午小點心,都相當方便。

幫助應對夏季流失的礦物質,從一把南瓜籽開始,也是一種很實際的選擇。

 

示意圖:誰適合吃南瓜籽?
圖片來源:Pexels or Pixabay
 

誰適合吃南瓜籽?夏日養生族、戶外工作者、血壓偏高者都加分

南瓜籽雖然是小小一顆,卻特別適合在夏季拿來作為日常「補礦選手」。特別是以下幾類人,更建議把它放進你的日常飲食清單裡:

第一種是容易流汗、體力耗損快的人,例如外送員、戶外工作者、常在陽光下運動的跑者或騎士。這些族群不只水分流失多,連帶也容易帶走體內電解質,一個下午下來常會覺得疲倦、頭昏。補充鉀與鎂,有助於支持夏季流汗後的電解質平衡。

第二種是注重低鈉飲食的人。南瓜籽富含鉀,適合低鈉飲食選擇,且不像某些堅果含有隱藏鹽分。

第三種則是想減少甜食攝取、卻容易嘴饞的人。南瓜籽的咀嚼口感與天然油脂,能滿足口慾,同時提供豐富營養,是「用吃補品的心情在吃點心」的實用好物。

簡單一句話:簡單一句話:當你想為夏季飲食增添營養,南瓜籽是簡單又實用的選擇。

 

示意圖:南瓜籽的吃法與搭配
圖片來源:Pexels or Pixabay


怎麼吃南瓜籽最有效?這樣搭配,補鉀鎂也補元氣

說到吃南瓜籽,很多人第一時間會問:「是直接吃嗎?要吃幾顆才有感?」其實,南瓜籽的吃法非常彈性,只要記得「每天一小把、不加調味、搭配得宜」,就能吃得健康又開心。

營養師建議的攝取量,大約每天 15~20 公克,約一小把的量。選擇無鹽、無調味、無糖的原味南瓜籽最理想,避免吃進過多加工物或隱藏鈉。

你可以這樣搭配:

早餐:灑在無糖豆漿燕麥、優格或地瓜上,提升飽足與營養密度。

下午嘴饞時:代替餅乾或甜點,直接當點心吃,咬一咬也能穩定情緒。

加菜變化:拌入燙青菜、灑在沙拉、湯品上,增加層次與口感。

而且南瓜籽容易保存、不需冷藏,夏天放在辦公桌抽屜、包包裡,都不會壞,是所有堅果裡的「低調好物」。

在你補水的同時,別忘了一點點的南瓜籽,也能默默幫你補回一天流失的礦物質與體力。
 

⚠️ 注意事項

本文提供之飲食與生活建議僅供參考,實際應用仍應依個人健康狀況調整。沒有一種飲食適合所有人,若你有疾病、特殊需求或用藥狀況,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,會更安心也更安全。

📚 參考資料與文獻

  •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|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
  • 台灣營養學會|礦物質攝取與健康關係(鉀與鎂)專題報告
  • WHO 世界衛生組織|Potassium and Magnesium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
  • 臺大醫院營養部|夏日補水與補礦的飲食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