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聖誕節去哪玩?聖誕節由來、交換禮物原因一次懂|全台由北到南聖誕活動懶人包(市集、燈海、聖誕樹推薦)
Nov 20. 2025
「為什麼 12 月總有一種『快樂自動上線』的氛圍?」—— 聖誕節的真正由來與它想告訴我們的事
每到 12 月,路上那種「還沒放假但心已經先放了」的歡樂氛圍,就會像 Wi-Fi 自動連線一樣瞬間出現。即便不是基督徒,你也會默默開始想喝熱可可、想逛市集、想看燈海。那麼,聖誕節到底是什麼?又為什麼成為全球最盛大的節日之一?
聖誕節最早源自基督宗教,用來紀念耶穌誕生,但其實 12 月 25 日本來不是耶穌真正的生日,而是後來由羅馬帝國將冬至慶典與基督信仰結合後定下的日子。換句話說,聖誕節本質上就是「一個希望在寒冷冬天中帶來光、溫暖與團聚感的節慶。」
後來,歐美各地再把本地傳統融合進來,於是才有現在我們熟悉的聖誕樹、聖誕襪、馴鹿、聖誕老公公等象徵。你以為是童話,其實是文化混血。
所以,聖誕節真正的精神不只是宗教,而是:
在最冷的季節,把最溫暖的心意送出去。
難怪只要 12 月一到,人就會突然變溫柔(也比較願意買禮物)。
「聖誕節很洋?其實比你想像更本土」—— 聖誕節在台灣如何變成全民慶典?
你可能會想:台灣沒有下雪、也不是基督徒為主,為什麼聖誕節在我們這裡越來越像「第二個跨年」?其實,台灣會瘋聖誕,是文化、教育與商圈共同演化的結果。
最早是 1950–1980 年代,教會與學校開始推動聖誕活動,像「聖誕晚會」、「報佳音」、「交換禮物」幾乎是每個學生的共同回憶。90 年代後,百貨公司抓到商機,開始打造大型聖誕樹、燈海、打折季,「聖誕=浪漫+買東西」的印象就這樣建立起來。
進入智慧型手機世代後,社群平台更是推了一把「只要一棵聖誕樹+燈海=拍照打卡神器。」,所有城市都知道:只要聖誕樹、聖誕燈海好拍,就會吸引海量人潮。於是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開始競爭「誰的聖誕最漂亮」,活動越辦越大,最後演變成全台共同期待的冬季盛典。
換句話說,台灣的聖誕節精神其實很簡單:想讓生活有點儀式感、想跟重要的人一起留下好回憶。不用宗教、不用雪,只要一點光、一杯飲料、一次散步,就能有屬於台灣的聖誕味道。
「為什麼我們要交換禮物?」—— 這件事比你想的更暖,也更有故事
你可能以為交換禮物只是個「社交活動」,但其實它背後藏著一段人類史上最暖的傳統。交換禮物最早可追溯到古羅馬的冬季慶典 Saturnalia,人們會在節日裡互送象徵祝福的小禮物(像是蠟燭、果乾、手工飾品),代表「分享光明、分享豐收」。到後來歐洲聖誕文化興起,才與聖誕節融合,變成我們現在熟悉的交換禮物。
但重點不是禮物本身,而是「心意」。在忙碌又寒冷的年末,人與人說一句謝謝、一份祝福,有時比送一個高級禮物更珍貴。這就是為什麼交換禮物明明常常踩雷、收到奇怪的杯子或肥皂,大家卻還是每年都甘願玩一次。
而在台灣,交換禮物更是變成一種超本土的文化創意:小資族喜歡「實用派」、大學生熱愛「整人大賽」、上班族則變成「誰抽到主管就誰倒楣」的可愛傳統(笑)。
所以,交換禮物真正的意義不是禮物,而是:讓一年最後的這段時間,多一點笑聲、連結與暖意。
「今年交換禮物怎麼玩才不無聊?」—— 4 種台灣超流行交換禮物玩法大公開
如果你已經玩膩「隨便買一百元的東西」,別擔心,今年的交換禮物風潮比你想像的更精彩、更多花招。社群平台上最夯的四大玩法,保證讓你的聖誕派對好笑又好拍:
1. 指定主題派:像是『只能買紅色的東西』『只能買有聲音的禮物』
這種玩法非常考驗創意,結果常常好笑到不行。有人買紅蘋果、有人買紅衣服,也有人買紅色辣椒醬……根本就是在比誰最跳 tone。
2. 壞禮物大賽:又叫「地獄交換禮物」
目標就是「讓人笑到崩潰但又完全用不到」。例如:奇怪造型的馬克杯、無意義的裝飾品、會吵死人的玩具等。重點不是禮物,而是大家的崩潰反應。
3. 好禮物限額戰:例如『500 元買到最值回票價的東西』
這種玩法很適合同事或家庭派對,實用至上,而且大家會偷偷比誰最聰明。
4. 故事交換法:『買一個跟你今年故事有關的禮物』
超暖、超個人化,也是近年 YouTuber 最常玩的方式。大家在拆禮物前,需要先講故事,瞬間把整場派對的情感濃度拉到最高。
交換禮物不需要浮誇、不需要昂貴,你需要的只有:一點創意、一些幽默、還有一顆願意分享的心。
「2025 聖誕節去哪玩?」全台由北到南聖誕活動推薦清單
[ 北 部 ]
1. 新北歡樂耶誕城(板橋,新北市)
時間:2025/11/14–12/28。
地點:板橋車站週邊(市民廣場、站前廣場、萬坪公園、府中廣場等)。
特色:2025 年主題為「LINE FRIENDS 總動員馬戲嘉年華」,規模為北台灣指標性耶誕活動,包含主燈演出、互動沉浸式裝置、光雕/噴雪秀與定時展演(展演頻率、亮燈時段依官方場次為主)。非常適合親子、情侶與拍照打卡。
2. 繽紛耶誕玩台北(信義區、台北101 聯合區域活動)
時間:2025/11/28–2026/01/04(各百貨活動與市集開放時段依各業者公告)。
地點:信義區百貨群與香堤大道、台北101 周邊(串聯多家百貨與戶外市集)。
特色:信義區集合百貨燈飾、聖誕市集與主題打卡裝置,呈現歐風街景式的燈飾與聖誕樹打卡場景,適合想在市中心逛市集、拍浪漫街景的人。
3. 基隆 — 「基隆一百:聖誕光影盛典」/基隆百年系列(基隆港海洋廣場)
時間:常態亮燈期段(例:活動自 11 月起至翌年 1 月初;官方看板會列明每日燈光秀時段)。
地點:基隆海洋廣場 / 港區(以海港夜景為主場景)。
特色:為慶祝基隆設市百年而規劃的大型光影展演,包含雷射燈光秀(整點演出)、光廊互動裝置、打卡裝置與海港主題燈飾,視覺效果強烈、非常好拍。官方新聞與市府說明均有詳細時段與亮點介紹。
[ 桃竹苗與中部 ]
4. 桃園 — 華泰名品城 聖誕村(Taoyuan/華泰名品城)
時間:2025/11/21 起(例年 11 月下旬開村,活動期間與開村日請依主辦公告)。
地點:桃園華泰名品城戶外廣場(購物商場週邊)。
特色:華泰名品城為區域性大型聖誕市集,2025 年以「Lights, Camera, Gloriday Cheers!」等主題打造復古百老匯氛圍,設置多個打卡場景(含大型穿越聖誕樹)、數十攤美食市集與特別主題演出(開村日常有煙火秀或開幕活動)。適合走吃、拍照、家庭或好友出遊。
5. 新竹 — 新竹FUN聖誕(站前廣場、護城河、東門圓環周邊)
時間:2025/12/06–12/25(各週末與 12/24–12/25 重點活動)(實際時程請以新竹市政府或主辦單位公告為主)。
地點:新竹火車站站前廣場、護城河親水公園至東門圓環等商圈據點。
特色:以市集、燈光秀、裝置藝術與親子主題展(例:IP 展覽或麵包超人等合作展)為主,搭配街頭藝人與商圈串聯促銷,屬於城區小旅行型的聖誕節慶。來源為地方活動彙整與活動頁面整理。
6. 台中 — 勤美草悟聖誕村(Park Lane / 草悟道、勤美一帶)
時間:2025/11/21 起(延續至跨年週,實際結束日以主辦公告為準)。
地點:勤美誠品草悟廣場、勤美術館、金典綠園道等串聯路段。
特色:大型「光之道」燈海(數十萬顆燈泡打造的燈飾步道)、7 公尺耶誕樹、下雪體驗與聖誕小屋市集,是台中重要的文青打卡聖地,白天、夜間各有不同氛圍。
[ 南 部 ]
7. 高雄 — 夢時代聖誕季(夢時代購物中心、駁二藝術特區)
時間:例年 11 月下旬起至 12 月底 / 跨年(每年主題不同,請以夢時代官方、駁二公告為主)。
地點:夢時代購物中心、駁二藝術特區周邊(含時代廣場、戶外展演場)。
特色:夢時代大型聖誕樹與購物中心活動、駁二偏藝術創意的燈飾與展演(包含戶外音樂會與創意光影裝置),兩者常互補出完整的高雄耶誕行程。官方、在地媒體與購物中心公告均有活動細節。
註:高雄夢時代的年度主題(例如主樹高度、是否有海風夜市等細節)每年會調整,依夢時代官方或當地新聞做最終確認。
8. 台南 — 台南耶誕跨年系列活動(市府主辦)
時間:12 月中旬起至跨年期間(包含聖誕親子活動、草地音樂會、跨年演唱與倒數活動,場次與卡司分波次公布)。
地點:台南市各主要廣場與藝文場館(主辦單位公告以台南市政府官方通告為準)。
特色:以市府主導的「耶誕跨年系列」為主,集合親子、表演、演唱會與跨年活動,為台南年末主要的慶典之一。官方已有首波活動時程與卡司公告。
聖誕節真正的魔法,是給自己一點期待與儀式感
如果你問我:「聖誕節的重點是什麼?」
其實從來不是花多少錢,也不是一定要找對象、一定要大吃大喝。真正的聖誕魔法,在於——你願不願意給自己「一點期待」。
也許是期待朋友拆禮物時的驚喜表情;
也許是期待走在燈海下那份短暫的寧靜;
也許是期待在忙碌的一年尾聲,替自己按下暫停鍵。
2025 年的聖誕節,台灣從北到南已經準備好各種活動:有市集、有音樂、有燈海、更有屬於每個人的小確幸。你不需要跑遍所有地方,也不需要過得像電影情節一樣浪漫——只要挑一個你真心喜歡的節目、帶上一個你想一起度過的人(或是自己),你就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聖誕節。
願今年的聖誕,不只是過節,而是你給自己的一份「心意」。
⚠️ 活動資訊提醒:聖誕節相關活動多由地方政府或主辦單位規劃,實際時間、地點、燈飾設計、市集攤位與表演內容,都可能因天候、現場狀況或主辦方調整而更動。建議出發前先查看各縣市的 官方公告、FB 粉絲專頁或活動網站,確認最新資訊,才能避免撲空、玩得更盡興!祝你今年的聖誕節充滿驚喜、燈光與暖心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