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就希望工程 - 吃好食物 過好生活
血液黏稠症狀自測!午後極度疲倦、手腳麻木?必吃「清血食物」清單預防腦栓塞!!

血液黏稠症狀自測!午後極度疲倦、手腳麻木?必吃「清血食物」清單預防腦栓塞!!

Oct 16. 2025

 

別讓你的血液變成「濃稠勾芡」!你常忽略的身體求救訊號

你是否曾聽家裡的長輩抱怨:「清晨睡醒,手腳麻得像有千萬隻螞蟻在爬」?又或者,到了下午三點,即便早餐和午餐都吃得飽,卻感到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極度疲倦,怎麼提神都沒用?

很多人以為這只是「年紀大了」、「沒睡好」,但這很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第一個訊號:你的血液黏稠度可能過高了!

想像一下,我們的血液就像一條河川,必須順暢、快速地流動,才能將氧氣和養分準確送達全身每一個細胞。但當你長期的生活習慣不良,這條「生命之河」就會開始變得濃稠,就像熬煮過頭的「濃稠勾芡」一樣。血液一旦變黏、流速變慢,輕則導致精神不濟、手腳麻木;重則可能在血管轉彎處(如:心臟冠狀動脈、大腦血管)形成堵塞,最終引發冠狀動脈硬化腦栓塞,這是我們絕不希望看到的結果。

「成就希望工程」的理念是提供純淨、無添加的天然食品,讓身體能自行啟動修復機制。我們深信,預防勝於治療。因此,我們必須從源頭開始,了解血液為何變黏,以及如何透過日常飲食,讓血液重新恢復暢快流動的活力。

 

血液也有不健康的?血太黏的症狀有那些?你常忽略的身體求救訊號!

「血太黏」其實並非醫學診斷名詞,而是我們用來形容血液流動性不佳、循環不良的俗稱。簡單來說,就是血液中的水分、脂肪、糖分或其他物質的比例失衡,導致血液流速緩慢、阻力增加的狀態。

當血液開始變得「不健康」,流動緩慢,身體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出許多求救訊號。這些症狀常常被我們誤以為是小事,但若長期忽視,就是潛在的健康地雷!

以下是你最常忽略,但卻與血液黏稠度息息相關的四大求救訊號:

1. 午後極度疲倦(又稱:下午三點病)

你是否常在午飯過後,大腦像被蓋了一層厚厚的霧,怎麼都無法專注?這不只是「飯氣攻心」。當血液黏稠,攜帶氧氣和葡萄糖到大腦的速度變慢,大腦細胞供氧不足,自然就會出現極度疲勞、精神不濟的現象。

2. 清晨手腳麻木

如果你在凌晨或清晨醒來時,發現手掌或腳趾有明顯的麻木、刺痛感,要特別警惕。夜間身體代謝速度最慢,血液流動本就緩慢;若血液黏稠度高,更容易在末梢血管(手腳)產生淤積,導致血液無法順利回流,進而壓迫神經,出現麻木感。

3. 記憶力與專注力變差

如果你的思緒變得遲鈍、反應慢半拍,總是記不住昨天交代的細節,這可能不是年齡問題。血液濃稠會影響腦部微血管的供血效率,長期下來會讓記憶力明顯衰退,甚至影響工作表現。

4. 視力短暫模糊

有時候,眼睛會突然覺得看不清楚、霧霧的,過幾秒鐘又恢復正常。這是因為眼底的微小血管極為豐富,當血液黏稠,微血管容易缺氧或產生短暫堵塞,導致視網膜供血不足,引起短暫的視力模糊

如果你發現自己符合上述任一或多個症狀,那麼是時候關注你的飲食與生活習慣了,因為接下來要談的,很可能就是造成你「血液濃稠」的元兇!

 

哪些台灣人最常犯的飲食習慣,讓血液變「黏」?三大隱形殺手別再碰!

血液不會無緣無故變黏,它與我們每一天的飲食選擇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。特別是在美食之都台灣,許多人習以為常的「在地美食」或「日常飲品」,卻是讓你的血液從清澈溪流變成濃稠勾芡的隱形殺手

我們將造成血液黏稠度的主要原因,聚焦在台灣人最常犯的三大飲食陷阱上:

隱形殺手一:高糖手搖飲,喝出來的「甜蜜負擔」

台灣的國民飲料——手搖飲,幾乎是人手一杯。無論是全糖奶茶、珍珠鮮奶還是果汁調飲,大量的精製糖是讓血液變黏的頭號兇手。 當我們攝取過多糖分,身體會將多餘的糖轉化為脂肪。這些過量的脂肪和糖分進入血液,會使血液中的血脂、血糖濃度飆升,讓血液的物理性質變得厚重黏稠,大大增加胰島素的負擔。如果無法割捨手搖飲,請務必從**「減糖」**開始做起,甚至選擇無糖茶飲。

隱形殺手二:精緻澱粉氾濫,讓血管壁「黏住」

你早餐吃的白吐司、午餐吃的白麵條、晚餐吃的白米飯,甚至各種糕點甜食,都屬於精緻澱粉。精緻澱粉缺乏膳食纖維,進入身體後會快速轉化為葡萄糖,導致血糖波動大,長期下來會間接促使血脂和膽固醇堆積,讓血管內壁「黏性」增加。 要解決這個問題,其實很簡單:將你的主食換成全穀物,例如糙米、五穀飯、全麥麵包,這些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像「吸塵器」一樣,幫助清掃腸道與血液中的多餘物質。

隱形殺手三:以茶代水,你喝的水分真的夠嗎?

許多台灣人習慣喝茶、喝咖啡,甚至喝手搖飲來解渴,卻常常忽略了最原始、最重要的液體——白開水。 血液中約有 80% 是水分。當身體缺水時,血液就會自動濃縮,黏稠度自然就會升高。你喝下的咖啡或茶,雖然含有水分,但利尿作用也會加速水分排出。因此,要保持血液的暢通,最基礎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時、足量地飲用白開水,讓血液能維持在清澈、稀釋的最佳狀態。

 

醫學證實:降低血液黏稠度的「清道夫」食物有那些?

既然我們知道高糖、高精緻澱粉和缺水是讓血液變黏的三大元兇,那麼有沒有哪些食物,能扮演血液中的「清道夫」,幫助我們的血管保持通暢、流動順暢呢?答案當然是肯定的!

這些天然的「清道夫」食物,主要透過以下三種機制來維持血液的健康狀態,讓你的血管不再有「勾芡」的負擔:

1. 血管的天然潤滑劑:Omega-3 不飽和脂肪酸

血液黏稠度高往往與血液中的「壞膽固醇」(LDL)和三酸甘油脂有關。而 Omega-3 脂肪酸,就像是血管中的天然潤滑劑。它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合成,但卻至關重要的「好油」。

  • 機制: Omega-3 能夠幫助維持血液細胞膜的彈性,降低血小板的聚集,對於改善血液的流動性、支持心血管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。
  • 食物來源: 深海魚類(如鯖魚、鮭魚)、核桃亞麻籽等。

2. 腸道的溫和清掃工:水溶性膳食纖維

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。在這裡,我們特別需要水溶性膳食纖維

  • 機制: 水溶性纖維進入腸道後會吸水膨脹,形成膠狀物質,這能延緩糖分和脂肪的吸收速度,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血糖,間接減少血液的黏稠度。它就像一把溫柔的掃帚,將腸道與血液中的多餘負擔帶走。
  • 食物來源: 燕麥、菇類、藻類(如黑木耳)、豆類、蘋果、柑橘類水果。

3. 血管壁的守護神:天然抗氧化物

血液的健康,也取決於血管壁是否健康。如果血管壁經常發炎或受損,會更容易讓膽固醇附著,形成斑塊。

  • 機制: 維生素E、維生素C、花青素多酚類等天然抗氧化物,能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,維持血管的彈性與健康,從根本上改善血液循環。
  • 食物來源: 深綠色蔬菜、各式莓果、茶類、無調味堅果(如:扁桃仁、腰果)
     

該怎麼吃才有效?營養師教你用「在地食材」加速清血!

了解了理論,接下來就要進入實戰環節!在台灣,我們有許多唾手可得的在地食材,只要善用,就能輕鬆打造成為「清血菜單」。以下是三個簡單、易操作的飲食策略,讓你輕鬆開始「清血工程」:

策略一:善用台灣在地「黑金」——黑木耳與菇藻。黑木耳在台灣被譽為「素中之葷」,是餐桌上常見的平民食材。它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,以及特殊的多醣體

  • 實踐: 將白木耳或黑木耳煮成甜湯(請盡量無糖或低糖),或是將黑木耳加入涼拌、熱炒中,讓這份天然的膠質在腸道中發揮清掃作用。

策略二:將零食換成無調味堅果。要補充血液最需要的 Omega-3維生素E 等優質脂肪,堅果是比魚油更方便、更天然的選擇。但是,請務必選擇無調味、無添加的堅果! 因為過多的鹽分或糖分,反而會成為血液黏稠的幫兇。

  • 實踐: 每天定量攝取一份堅果(約 5-7 顆核桃或 10-15 顆扁桃仁/腰果)。核桃富含 Omega-3,是護心好選擇;扁桃仁則富含維生素E,能保護血管。將它們加入優格、沙拉,或作為下午茶點心,取代高熱量的餅乾,是最聰明的換食法。

策略三:多吃「會動的」蔬菜,別只吃「靜態」澱粉。許多人每天的澱粉量遠大於蔬菜量,這是血液變黏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記住,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C與纖維,是幫助血液流動的重要推手。

  • 實踐: 將你午晚餐的白飯,至少一半換成糙米、五穀飯或南瓜、地瓜等全穀根莖類。每一餐都要確保攝取足量的深綠色蔬菜(如菠菜、地瓜葉、芥藍菜),讓豐富的纖維幫你清掃腸道,穩定血糖。
     

逆轉血液健康!立即可做的 3 個「清血」小改變,找回身心活力

看完這麼多知識和食物清單,你可能覺得要做出改變很困難。別擔心!逆轉血液健康,不需要翻天覆地的大工程,只需從三個「立即可做」的小習慣開始,就能讓你的身體感受到明顯的活力變化。

小改變一:把「定時喝水」當成每日最重要的工作。當身體缺水,血液就會變濃,這是最直接的黏稠原因。把水當成血液的稀釋劑吧!

  • 建議行動: 早上起床,先喝一杯 300cc 的溫開水,幫助身體啟動代謝。白天時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設定鬧鐘,每小時補充 100-200cc 的白開水。讓血液隨時保持在清澈的狀態。

小改變二:飯後別坐著,起身「輕散步」 10 分鐘。你是不是習慣飯後就坐著辦公或癱在沙發上?這會讓食物中的脂肪和糖分更容易滯留在血液中。

  • 建議行動: 飯後給自己 10 到 15 分鐘的「輕散步」。即使只是在辦公室或家裡緩慢走動,都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飯後血糖和血脂的代謝,讓血液不易形成黏稠狀態。

小改變三:告別罪惡感零食,擁抱一份「純淨」的堅果。高糖分、高油脂的精緻零食,是造成你午後疲倦、血液變黏的最大元兇。是時候做出零食替換了!

  • 建議行動: 徹底將你的下午茶換成一份無調味堅果。堅果富含健康脂肪,能提供長效飽足感,阻止你亂吃高糖零食,同時讓你的血管獲得天然的 Omega-3 與維生素E滋養。用一份堅果,換取一整個下午的活力與心血管健康!

逆轉血液健康,就是從這些小小的「選擇」開始累積。別再讓你的身體發出求救訊號了,從今天開始,為你的血液選擇更清澈、更順暢的生活吧!